湘潭地处湘江中游,湘江干流呈“U”形穿城而过,境内全长61.0公里,两岸遍布工业企业。同时,湘潭还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有色、冶炼、化工等涉重行业比重大。面对污染日益严重的湘江,湘潭一马当先,水处理,多措并举,目前,湘江湘潭段水在变清,水质在变好,两岸在变美,“一江清水向北流”的湘江治污保卫战已在湘潭初战告捷。
上升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
针对湘江治理和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湖南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将湘江流域的保护与治理上升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
从2013年开始,实施湘江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和目标十分明确:第一个“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以“堵源头”为主要任务,重点是堵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大型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水排放;第二个“三年2016—2018行动计划”是“治”“调”并举,让沿江工业企业的污水实现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沿江一般城镇和自然村的生活污水能够达标排放,把农业面源治理摆上议事日程,实施化工区整体搬迁和重化工企业结构调整;第三个“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抓巩固和提高,使湘江干流水质稳定在三类,多数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二类以上。
湖南省政府还规定,沿江各市州政府要由“一把手”负总责,实行“一票否决”和“重大环保项目一支笔审批”,并从湘江率先探索实行“环保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铲除湘潭段大毒源——竹埠港化工区
竹埠港化工区是湘江干流为数不多的污染“大户”。这个老工业区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上世纪80年代初被国家确定为优先发展的14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由于长期的化工生产,该区域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对湘江、土壤和地下水等造成了严重污染。
2012年8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被列为湖南省“十大环保工程”之首,其中就包括湘潭竹埠港这一重点区域。
湘潭市环保局局长苏国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湘潭市委、市政府对竹埠港地区整体实施“退二进三”,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和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举措,全力予以推进。为了保护好母亲河,再难也要上。
同时创新融资机制,积极探索搭建市场平台,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融资平台,发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18亿元,并获得银行3亿元的配套资金支持。同时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开发项目。通过采取PPP模式,引进民营环保企业合资组建“湘潭生态治理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的项目投资和实施平台。
正因有上述有力举措,目前,竹埠港区域28家企业全部关停到位。
堵住流向湘江的一条条“乌龙”
竹埠港化工区的关停只是湘潭市切断湘江污染源一个重要节点的工作,湘江干流60.1公里的河道排污口有大型企业的工业废水,有城区近百万人口的生活污水,有农业生产中被农药、化肥、牲畜粪便污染的废水……为了堵住这些污染源头,该市一项项针对性强的举措强力推出。
一是抓工业污水治理,把住工业废水污染关。一方面,相关部门把好新建工业企业环保审批关,对未通过环保审查的新建工业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一律拒批。对新建的工业企业坚决执行环保设施“三同时”原则,否则,不准开工生产。
另一方面,抓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重污染传统产业退出和新兴产业发展,通过3—5年的努力,较好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在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清洁产业布局的同时,加大湘钢、湘电、电化等传统企业绿色化转型提升。加快落后工艺和设备淘汰,重点加快高污染、高耗能落后企业关停退出。近3年来,全市共淘汰落后生产线45条,关停“五小”企业53家。
二是抓城镇污水处理,大力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排污口截流工程。根据湘江保护的要求,对已有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提标改造工程,使城市生活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同时,严控填埋生活垃圾对地下水源渗透污染。
#p#分页标题#e#三是大力推行绿色生态农业,防控农业废水对湘江的污染。根据《湘江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湘江沿岸500米范围内严禁有规模养殖场,目前,湘潭境内湘江沿岸477户畜禽规模养殖户全部退出,从源头减轻对湘江水体污染。
原标题:湘江治污的湘潭探索
西安迪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