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水处理,全市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573件,处罚金额突破亿元,达1.7亿余元,案件数及处罚金额同比去年增长32.5%和65.7%。与此同时,新环保法设定的四项法律措施在环境行政执法中全面落地开花,按日计罚、限产停产、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以及追究刑责案件方面均有重大突破,特别是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显著高于往年。
适应新法 强本固基
新环保法的实施,赋予环保部门更多权力,也带来更多责任。面对新法,必须理清思路、调整思维,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局面。1年来,上海环境监察人员自我加压,修炼内功,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侧重培训通俗性和实用性。为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执法的水平和格局,使环境执法由执法的规范性,向执法的技巧性、执法的艺术性的转变,弥补立法滞后性造成的当事人规避环境违法的行为,上海环境监察系统组织了多次通俗易懂、实用的培训,力争使执法人员尽快掌握现场执法检查的要领。
通俗性。环境执法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新进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环境执法的要领。为此,根据环保法律和法理,结合环境执法实践,按照环境执法的规律,将环境执法检查归纳为“报批环保手续”、“污染防治措施”、“环境内部管理”三大块,并梳理每块需要检查的内容(事实)、措施(取证)和步骤(程序),使执法人员及早掌握现场检查的“路径”;为了提高行政处罚的有效性,根据案件审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经验,归纳判断行政处罚合法性、合理性的“六个要件”,并对每个要件规定衡量的标准,便于执法人员按照规定的要求调查权证。
针对性。将培训与具体的行政执法相结合。为了提高了对钢铁行业专项执法检查的品质,上海市环境监察总队派人到相关钢铁行业现场观摩钢铁行业的生产环节、生产工艺、污染物防治情况,请专家讲授钢铁行业的产污、治污、排污情况。结合2015年秋冬大气执法检查,请执法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和专家讲解挥发性有机物及锅炉的污染防治。特别是“两高”司法解释及新环保法颁布后,上海市环境监察总队通过各种形式,结合日常环境执法的现状及其要求,对区县环保局及环境监察支队进行了培训。
实用性:结合全市执法人员自身查处的案件,以案说法,向执法人员讲解近年本市发生的行政处罚典型案件,经验及教训。
制度管人。好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效用,2015年,重新梳理过的《上海市环境监察管理制度》,更加明确了环境监察的科室职责分工及其工作流程,使环境执法人员真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同时,针对频发的重污染天气,以《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为基础,上海环境监察总队适时制定了“环境监察应急管理办法”,确保在特殊的时段,执法人员及时出警、按时反馈。为了落实环境保护部“环境监管随机抽查实施方案”,锅炉软水,适时制定了全市的落实方案,还进一步规定了全市“环境监察的实施方案”,细化了建立信息库的具体要求、内部的职责、流程等具体规定,使环境监管方式顺利“变轨”。
升级扩编。在上海市环保局的努力下,目前,上海环境监察各支队的级别将由科级升为副处级,非中心城区环境监察人员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到20人左右。环境监察支队的升级扩编,减缓了监察部门工作的压力,增强了执法队伍内部的活力,提高了执法部门的动力。
关口前移。为了加强对化工行业的环境监管,上海市环境监察总队按照上海市环保局和上海化工区管委会的统一部署,在上海化工区派驻化工支队,对驻区排污企业实施环境监管。化工支队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除了开展日常的排污收费、现场检查、环境应急等工作外,注重强化企业环境基础建设,建立1厂1挡、开展风险源排查、绘制化工区环境保护地图,努力争创全国一流专业化环境监察队伍。
强化“技防”。为了构建对污染源 “全天候、全过程、全覆盖”的环境监管模式,上海市十分注重“技防”在执法中的运用,将环境监测部门出具的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排污收费和行政处罚的事实依据,加快全市环境执法移动平台建设,基本实现了执法信息与全市环境监察支队的执法信息实现对接。为推进全市环境监管“双随机”工作,上海市环境监察总队委托专业机构率先开发了“环境监管随机抽查”软件系统,实现了市、区(县)执法对象信息库对接和执法对象和执法人员通过计算机摇号筛选的“双随机”。
#p#分页标题#e#分级管理。闵行区探索分级管理模式,区、镇、街道对污染源实施分级管理,同时,信访案件分类处理(奉贤)。闵行区、镇政府设立大联动中心,对村、居委会、街面的环境污染实施网格化管理,网格化巡视员对污染排放实施监督。
,净水西安迪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