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方“各有心理” PPP为何

参与方“各有心理” PPP为何落地慢、落地难

文章出处:作者:李立
自2013年底被推向前台以来,恰逢经济持续下行背景,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一直被政府和外界寄予拉动投资、稳增长的厚望。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落地率较低,也是这一模式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1月25日,在中国PPP百人沙龙首届高峰论坛上,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表示,变频供水,万事开头难,推广运用PPP既涉及理念、观念的转变,又涉及体制机制的变革,本身就是一个难活细活。

财政部金融司五处处长阚晓西则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滑、财政收入紧张,但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PPP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政府投资的一个主流方向。

金融机构将加大PPP布局

我国市政、基建、公用投资领域缺口巨大,这些领域原主要由财政负担,随着地方财力吃紧、债务风险的加剧,引入社会资本、采用PPP模式正当时。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表示,2014年房地产投资额是9.9万亿,当年供水、供热、供气等城建司主管的九大市政领域投资额为1.64万亿,占房地产投资比重不到20%。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大致为1:1,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突出。

章林伟进一步表示,区别于一些“铁公基”项目多为中央事权,城建基础设施为地方事权。因为基础设施配套欠账多,造成了地方债务的大量积累。

当日的论坛上,来自两家金融机构的主办方均表示未来要加大对PPP市场的布局。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副行长余静波表示,建行目前以财政部、各地方政府、各社会资本方合作产业基金为突破口,加大各渠道资金对PPP资产的配置和支持。

据介绍,在财政部筹备的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中,建行为出资份额大的金融机构。建行中标了山东、江苏两省级PPP基金,同时还与社会资本和专业机构组建PPP基金。

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表示,我国保险资金总资产规模达到11万亿,保险资金对资产配置要求一般都在十年以上,寿险资金期限更长。这与PPP项目低风险、长周期的特征很契合。

任汇川表示,保监会近期已出台文件允许险资通过私募股权方式参与投资,变频供水,未来险资在中国PPP市场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平安集团将加大在PPP市场的投资力度,近申请成立的产业基金管理公司,PPP将是重要的投资方向。

建设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谢国旺指出,建行资管部2016年目标资产规模接近两万亿,寻找大类资产配置迫在眉睫,PPP中诸如地下管廊等项目,是金融机构做基础资产配置中的一个很好选择。

PPP为何落地慢、落地难?

阚晓西解释PPP落地慢的原因。他认为,政府、企业等PPP的参与方,各方想法太多,都想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责任,尽可能地把收益扩大,是PPP落地慢的客观原因。

阚晓西表示,国外做一个PPP项目要一两年、两三年来准备。我国推出PPP正好赶上经济结构转型,大家都期盼PPP成为一场及时雨,能彻底扭转投资下滑的趋势。

“如果大家希望PPP像过去的决策那般率,通过PPP模式来实现成本节约和提率的功能,可能会难以发挥。”阚晓西直言。

某建设集团基础设施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他们公司签约的PPP项目,目前并没有真正落地,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资本承担太多风险。

“银行参与到PPP项目不会吃亏。社会资本在投资PPP项目时,除了投入项目资本金,银行在跟进贷款时,还要求社会资本将公司其他资产进行抵押,来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如果以基金的形式来投资,金融机构也多要求优先,由社会资本劣后。”上述人士透露。

PPP项目周期过长,资本难以回收也造成了落地情况不佳。某房地产公司总工程师对记者表示,地方政府推出的PPP项目中,很多都是没有收益、由财政付费的项目。比如市政道路这种,原来通过BT模式,多五年,资金就能收回;现在变成PPP,短也要10年时间,其间政府是否守约、地方财力可持续性等问题会出现,资金收回上变数很多。

章林伟也表示,现在PPP项目中,政府怕被社会资本蒙骗,社会资本又害怕被政府“关门打狗”,彼此不够信任,使得项目难以推进。

有环保类资本对记者表示,他们公司在此轮PPP项目圈地中表现积极,去年底前已经签约300亿元项目,但实际落地的项目几乎没有,主要在于金融机构贷款等资金后续难以跟上。

不过,上述人士亦表示,近期金融机构介入的热情在提高,落地率低的状况在改善,软水,对后续PPP市场看好。

原标题:参与方“各有心思” PPP为何落地慢、落地难

西安迪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
  • 净水设备
  • 软水设备
  • 供水设备
  • 污水处理设备
  • 废水处理设备
  • 水环境治理
  • 水处理药剂
  • 水处理视频
  • 客户案例
  • 技术资讯
  • 设备答疑
  • 企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