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墨脱水电站—世界上大的超巨型水电站
随着我国2000-2020“全国十二大水电能源基地”建设的进展和投产,2020年后,我国水电开发的主战场将逐渐转向藏东南地区,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以及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并启动具有战略意义的“藏电外送”工程。这是一些更加宏伟艰巨、技术复杂和意义重大的水电建设任务。
这座世界上大的超巨型水电站,引水隧洞长34km。电站装机容量43800Mw,净水,保证出力20000Mw,年发电量2630亿kw˙h。雅鲁藏布江在该河段,水量丰沛,落差集中,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占全流域的90%以上,全部在中国西藏境内。其中仅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段一处,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装机容量达3800万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资源经济可开发量4亿千瓦的10%。拟建的墨脱水电站装机容量将是三峡水电站的2倍,软化水,它将是世界的水电站。
西藏东南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仅墨脱水电站建设开发一项,由于其移民数量和淹没损失都很小,初步估算其发电效益,年发电量2000亿千瓦时,与2000年全国水电总发电量2043亿千瓦时相当。它可代替8000万吨标准煤或4000万吨石油的能量。其数量相当于我国年进口石油7100万吨的56%。
由于水电能源是不消耗燃料的廉价可再生绿色能源,它还具有巨大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保证我国在2020-2030年实现减少对温室排放的承诺。
2.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
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3.石龙坝水电站—中国第一座水电站
西安迪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