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先天不足与后天开采中形成的问题,导致近几年来山西水资源环境每况愈下,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严重“短板”。所幸,在山西,从普通百姓,到高耗水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一场全社会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时空合理配置的战役已经打响。
1区位之痛
自然环境是缺水根本原因
山西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全省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受地形地势影响,大多河流都呈辐射状自省境内向四周发散,流出境外,也因此,山西被称为华北地区的“水塔”。
自然环境是造成山西水资源缺乏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一现状,山西多个政府部门多措并举,从源头进行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做到节水护水。
2015年年底,山西省出台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按要求,大力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到2020年,组织完成市、县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恢复流域生态空间,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禁止侵占河道、自然湿地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恢复,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和保护,开展水域、湿地保护和湿地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河、还湿力度,加强滨河(湖、库)带生态建设,在河道两侧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推进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选择10000公顷功能退化、效益低下或遭围垦的湿地进行湿地恢复或退耕还湿工程试点,力争将全省湿地保护率从38%提升到50%。
此外,加大水生野生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和保护力度,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就地和迁地保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
2017年年底前,开展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和漳河等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制定实施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
加大对圣天湖鲶鱼黄河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黄河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沁河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汾河上游瓦氏雅罗鱼等特有鱼类的保护力度。
2政府发力
让地下水资源休养生息
与长期干旱的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供水,几乎是每年晚春到盛夏时期,山西部分城市都会迎来至少一场强降雨——每遇此情景,“欢迎到山西来看海”的调侃就会遍布网络。
以太原为例。数据显示,全太原市现有排水管网仅有1000公里长,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特别是市区中心的老旧管网,雨水和污水混合的情况非常普遍,因雨污不分,造成污水通过合流管道排入河道内,也减缓了雨水的排退能力。面对这一现状,太原市政府重拳出击,将发力打造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15年年底,我省下发《关于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或禁采区,除生活用水外,严禁审批新建、改建、扩建涉及新增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在地下水一般超采区或限采区,除生活用水外,严格限制审批新建、改建、扩建涉及新增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旨在严格保护地下水,改善地下水环境,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作为地下水超采较为严重的省份,目前我省已着手探索“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制管理”的办法,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在32亿立方米以内。《通知》建议,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水行业,严格限制高耗水服务业发展。同时,充分利用黄河水及应急水源工程、山西大水网和市县小水网工程配置的地表水、外调水、再生水等水源。
在水价方面,我省规定要严格落实计量收费和超定额、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软水,加大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具体为:超出定额不足20%的水量部分,在原标准基础上加一倍征收;超出定额20%及以上、不足40%的水量部分,在原标准基础上加二倍征收;超出定额40%及以上、不足60%的水量部分,在原标准基础上加三倍征收;超出定额60%及以上水量部分,在原标准基础上加四倍征收,并强行限供或停供,核减用水单位年计划用水总量。
#p#分页标题#e#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保证有限的水资源永续利用,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刻不容缓。因此,加强地下水监控体系建设,提高地下水监督管理能力成了重要任务。
西安迪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