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问题直击村镇污水治理之真现

五大问题直击村镇污水治理之真现状

文章出处:作者:水处理设备君

为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国家近年来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投资治理力度。想要下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盘“大棋”,需要各方要素间的“博弈”。

在“2019(第五届)环境施治论坛”现场,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薛涛对话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日成,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征戍,北控水务集团技术总监、技术中心总经理张宝林,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喻正昕及E20特约评论员孙晓航,围绕农村污水治理之真现状,从村镇污水技术标准的适用性、建设、运营、管理、收费、商业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情况等角度展开探讨。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也与发言嘉宾展开交流互动。据悉,迪奥水处理厂家将污水治理方面的产品和10余年经验付之农村的污水治理,让农村的水质还原为本来的颜色。

五大问题直击村镇污水治理对话现场
对话现场

村镇污水治理,痛在哪里?

村镇污水治理成为当下的热议话题,目前村镇生活污水真实的治理现状到底如何?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身经百战的企业有着切身的体验,农村污水治理真的没那么简单。

作为早一批进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市场的水务企业之一,碧水源在农村污水治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很多实操经验。戴日成概括了农村污水治理的“几大难”和“几大不确定性”。施工整个环节受制于农民导致施工难;农村污水太分散导致运营维护、成本控制比较难;农村污水不是农民付费,而是向政府收费,在收费、进水水质的保证等问题上存在困难。同时,图纸、投资和水量水质的不确定性也制约着农村污水的发展。

张宝林提到,目前农村规划远远落后于城镇规划,编制出来的规划科学性也较差,建议好进行现场设计,或者边设计边施工。

孙晓航指出,村(乡)镇污水痛在行业对这种业态认知不够、准备不足,决策与实施主体分离、顶层规划缺位、排放标准过高、单位投资过大导致了今后收费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她建议以水环境综合品质达标为目标,把村镇污水作为“面源”而非“点源”来实施系统性治理。

村镇污水治理项目该如何做好?

戴日成认为村镇污水治理应该采用政府投资、企业化运营模式,财政上有足够资金支持维护的费用,这样才能把农村治污的事和习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首创股份进入农村污水治理领域也比较早,王征戍提到,农村污水治理国家有要求,农民有期望,是值得做也应该做的事情。作为商业企业来讲,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应该有合理对应的价值体现出来。农村污水治理是面源治理而非点源治理,因此环保企业应该构建系统性的服务模式,打造体系化作战能力,为某一个区域内的村镇提供持续稳定的运维服务,在漫长过程中循序渐进,换取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王征戍认为,相比水环境综合治理、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村镇污水治理领域难度并不算是大的。能不能做好村镇污水治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和政府之间能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不是达成了共识;第二,企业是否具备很好的系统构建能力,能否把区域问题研究透,给政府提供性价比高的方案然后落地;第三,企业有没有技术整合能力,没有一个技术可以打遍天下,关键要根据当地政府的经济承受能力等条件选择适用的技术方案;第四,有没有持续运营体系。

张宝林谈到,2018年~2019年的经济形势不太好,北控水务在选择项目时首先画出投资地图,主要围绕国家“十三五”农村发展规划展开投资,瞄准长三角、京津冀、南水北调等区域;其次,做好尽职调查,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只有做好尽职调查才能正确引导政府,找出原来招标方案的不合理性。他举了一个典型案例,北控水务在宜兴有一个3000个村20多万户的项目,一开始搞以分户式为主的模式,后来做了一些样板以后发现根本行不通,很多设施建成以后就没有进水;再次,户内改造必须与户外装置同步,不然很容易造成“晒太阳”现象;后,规划、协调以及与政府沟通协作的能力很重要,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立足本地队伍,才有利润可赚。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目前有三种主流模式:分散处理模式、村落集中处理模式、纳入城镇排水管网模式。究竟该选择哪一种?张宝林认为,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村落形态的分布,而且分散处理模式应该作为村落集中处理模式的补充模式。比如,北方地区农村相对集中,可能一个村设一套到两套水站大概就能够解决。南方村落比较小,甚至一个村还被河湖分割成几片区域。如果都搞集中模式处理,跨河、跨湖费用很高。

喻正昕指出,在选择项目时,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要看是否满足“三有”条件。第一,政府有没有意愿,无论该意愿来自于考核压力还是行政长官的政绩压力;第二,政府有没有能力,这里更多指的是项目的支付能力。其中,财政收入是一个衡量标准,看是否可以量入为出。对于一些不是特别发达的地方,可以帮他们争取专项资金或者地方生态补偿金;第三,项目所在地有无资源或者相应的项目基础。

孙晓航建议基于“村(乡)镇污水投资经济地图”来规划治理目标,把村(乡)镇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度、单位管网和水厂投资、运营成本等因素整合到一起,通过构建“村(乡)镇污水投资经济地图”确定治理目标。她认为,作为环保治理企业在进行此类项目的投资决策和风险评估时,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当地是否“有刚需”,当地环境品质是否真的出现了问题,老百姓和政府是否真的有环境治理的需求;第二,政府可研立项确定的技术路线是否“水质可达”、投资“可控”;第三,当地政府是否有“支付能力”和“支付信誉”。

该选择什么商业投资模式?

村镇污水治理能不能赚钱,是不是“赔钱赚吆喝”的活儿?该选择何种商业模式?王征戍认为,无论PPP模式、还是EPC模式也好,其实模式不能决定行业的成败,如果项目选择不好EPC模式也可能失败。

孙晓航提到,自《政府投资条例》4月份公布以来,EPC模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基于村(乡)镇污水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她认为,与PPP模式、EPC模式相比,EPC+O模式更适合我国现阶段的村(乡)镇污水和垃圾治理,兼顾解决了这种特殊业态的投资模式和投资效率问题。

孙晓航指出,村(乡)镇污水处理是我国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政府“普遍服务”义务的体现。村(乡)镇污水投入大(尤其是管网部分),经济效益低于社会效益。因此,不宜完全采用以企业投资为主的BOT和PPP模式。但应该借鉴PPP模式的优势,即把绩效考核和付费与项目投资结合在一起,负责项目投资的专业水务公司需要对技术方案、建设管理和运维负总责,否则绩效考核难以达标收不到钱,这符合生产力发展方向。

“但是目前PPP模式又被 ‘玩坏了’。村(乡)镇污水PPP项目需要做大量的前期调查和统筹规划,工作,通过建立“村镇污水投资经济模型”来确定不同环境区域的污水排放标准、厂网建设模式、污水厂处理工艺等,这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大量的前期投入,只能由专业的水务环保公司协助政府共同完成。而很多地方的政府迫于环保督查压力,用简单的“工程思维”取代“环保效益思维”,在很短时间内花很少的钱找个可研单位出台一个“不可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匆匆进行项目立项、入库和招标。这导致PPP项目后期实施阶段出现规划不合理、出水标准和处理技术不科学、投资额度和运维成本严重偏离可研立项报告导致项目不合法等一系列问题,参与单位只能硬着头皮按照之前错误的方向末路狂奔。”此外,对于村(乡)镇污水项目,孙晓航建议将管网与污水厂的付费和运维模式分离,按照优风险分担模式来确定投资主体。

喻正昕提到,从投资方式来讲,现在更多地采用设备产品+施工、EPC+O模式,如果是PPP模式会非常谨慎考虑。

在前不久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超出5%的地区不得新上政府付费项目。在此情况下,薛涛推断,长远来看,EPC+O将成为未来农村污水治理的模式。

管理和技术该占几成?

农村污水问题是管理问题还是技术问题,管理和技术在农村污水治理中分别占多大比重,起着什么作用,在技术和管理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针对村镇污水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各位专家娓娓道来。

对于管理和技术的占比,戴日成认为,九成在管理,一成在技术。他认为,农村问题不仅仅是管理问题,还是一个系统问题,要真正把从前期的顶层设计到后期的执行考核整个链条全部贯穿才能做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装备要对水量负荷变化、浓度负荷变化有更强的适应性,成本要低,运维操作要简单。

王征戍表示赞同戴日成的观点,从农村污水治理领域来看,九成在管理,一成在技术,但这个技术是指末端治理技术.具体到项目操作层面,管理和技术的占比应该是五成对五成。这里的技术就需要包含从前期尽调、系统方案到具体工艺等整体的技术解决方案。

对于技术商及设备商选择,王征戍认为关键的是所选择的设备企业应有长久存活的能力,能够提供持续的服务。同时,设备企业除了设备销售,应该具备相应的4S配套服务(如配件更换、运营调试、软件更新等)。

薛涛表示,技术是环保设备商努力突破的方向。

张宝林认为技术在农村污水治理中的作用很大,技术和管理的比例是2:8,因为尽调、设备工艺的选择等都离不开技术。装备化、一体化、能稳定达标是农村污水处理装备的发展趋势,也是基本的要求,但设备的价格一定要和要求相匹配。

喻正昕认为技术、设备、管理分别占比3:3:4。无论县还是市,都应该花点“像样儿”的钱做好项目前期的总体规划。如果把技术和设备归为一体,他非常赞同王洪臣老师的观点:能简单地天天正常运行着的,才是农村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

孙晓航将管理和技术进一步细分,将其分为项目规划、投技建运的整合能力、污水厂末端处理技术三大维度。在排放标准为一级A和准四类的情况下,她认为项目整体规划至少占30%,投资、建设、技术、运营的专业整合和统筹能力占40%左右,污水厂末端处理技术占30%左右;如果按照将来更低地方化排放标准大趋势,污水厂末端处理技术的影响不超过20%。

村镇污水值不值得大踏步往前做?

企业的决策会综合考虑政府风险、技术风险、投资风险等各个方面,往往是市场发展的晴雨表。王洪臣现场抛出一个严谨又不失幽默的话题:做农村污水处理进去了是不爱出来还是出不来了,农村污水值得不值得大踏步地往前做?

戴日成表示,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发展很快,但农村也有各种短板需要补齐,农村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等待去开拓。农村市场对碧水源的技术进步有很大帮助,农村市场使公司研发出来的智能一体化产品有了用武之地,通过运行了解未来研发的方向。

碧水源在农村污水治理上迈着小碎步前进,在投资上保持谨慎的步调,目前在农村项目上的投资大概有20亿。“提效整个运维体系,实行无人值守巡检制,降成本,提高运营效益。”碧水源在农村污水运维上有着自己的经营策略。戴日成提醒行业人士,如果有好的装备可以尝试布局农村污水市场,但是好不要从投资领域开始,尤其是对于技术型公司来说存在很大的风险。

中持水务一直致力于为中小城市提供环境服务,喻正昕谈到,伴随近几年来国家密集出台的农村环境治理政策加持,农村治理确实存在比较大的市场空间。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他还是持谨慎乐观的状态。“虽然在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会遇到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但中持水务在两河两江有很多运营项目,以中持水务的运营团队和相应的服务模式,还是有信心为中小城市把农村污水治理好。”

对于村镇污水今后发展的判断,孙晓航认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她表示非常认可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的“两山论”观点。在中国国情下,国家需要城乡一体化,需要统筹美丽乡村建设,这是基本国策。因此,在中国只要政治正确的事一定有着市场正确性和发展机遇,对于有投资、技术、建设整合能力的专业水务企业是有发展机遇的,但需要审时度势,摸着石头过河。

“目前农村污水治理市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未来发展道路的曲折。”孙晓航认为,目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超越了生产关系的发展,村镇污水市场需求刚爆发出来,在行业顶层设计、标准、法规、收费模式等都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迫于环保督查压力,各地政府和企业就已经在下边“拳打脚踢”开始大规模实施了。以至于下面一边做,上面一边变,标准变、投资模式变、融资政策变,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负债也越来越高,支付能力和意愿越来越低。这种情况下,村镇污水做起来确实难度很大,但正因为是蓝海才有专业环保企业的机会。

“实际上,我认为大家把村镇污水、乡镇污水想得太简单,如果不具备对村(乡)镇污水的整体规划、投融资策划、技术建设及运维的整合能力,仅凭哪家设备厂家宣称工艺有多好、能耗有多低,乡镇污水是很难做到真实达标的。”

孙晓航坦言,在目前更多以水体环境品质达标来进行环境评判的时代,各地政府固化村(乡)污水排放标准是否合理值得商榷;村(乡)污水处理终要回归到效率和效益层面,回归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真正改善;政府的钱(纳税人的钱)是否得到有效率使用。因此,纵观十多年来村(乡)污水处理走过的弯路,这些问题值得行业认真地反思,重新系统地思考和决策。

“不要把改革作为万能药,每次出了问题就改革,如果不进行某些根源问题的改革,只能是头疼医脚,脚疼医头的循环。”薛涛表示。

西安迪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
  • 净水设备
  • 软水设备
  • 供水设备
  • 污水处理设备
  • 废水处理设备
  • 水环境治理
  • 水处理药剂
  • 水处理视频
  • 客户案例
  • 技术资讯
  • 设备答疑
  • 企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