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验部分
1.1 试验原理 根据Leuis 和Whitman 的双膜理论, 空气中氧向水体中转移的速率可写成下式〔8〕:
式中:dc/dt———氧转移速率,mg/(L˙min);
Cs———饱和溶解氧品质浓度,mg/L;
C———曝气池实际溶解氧品质浓度,mg/L;
KLa———氧总转移系数,min-1。
将式(1)积分后得出:ln(Cs-C)=ln Cs-KLa t (2)
从式(2)可知,水中溶解氧浓度C 是曝气时间t的函数。由测得的饱和溶解氧浓度Cs及相应于每一时刻t 的溶解氧浓度C,绘制曲线ln(Cs-C)-t,求得斜率即为KLa。
应用公式KLas=KLa(t)˙1.024(20-t) 可将非标准条件下求得的KLa (t)转换成标准条件(20 ℃,0.1 MPa)下的KLas。同时对测得的Cs进行压力校正。
为了反映污水中溶解性两亲分子(极性端亲水,非极性端疏水)型有机物对KLas的影响和含盐量对Cs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时,通常要引入小于1 的α 和β 2 个清污修正系数〔8〕,氧总转移系数修正系数α 是污水KLa与清水KLa的比值,饱和溶解氧修正系数β 是污水溶解氧的饱和浓度Cs与清水溶解氧的饱和浓度Cs之比。
1.2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见图1)2 套。该装置由有机玻璃柱、哈希SC100 型在线溶解氧测定仪(2 个探头)、无油静音空压机、曝气盘、循环泵、流量计组成。其中2根玻璃柱水位高4 m(模拟该厂曝气池水深), 内径0.23 m,单个反应柱面积0.042 m2,体积0.166 m3;流量计流量范围为0.4~4 m3/h; 曝气膜( 橡胶) 内径6 cm;循环泵流量2 m3/h,扬程10 m。所用流量计、气压表、温度计和秒表等均经过校正。
1.3 试验方法
清水氧总转移系数KLa的测量按照CJ/T 3015.2—1993《曝气器清水充氧性能测定》中规定的实验方法和步骤〔9〕进行,即:(1)确定曝气柱内溶解氧测定点位置。因本试验模型较小,故仅确定一个测定点,将溶解氧测定仪探头置于曝气柱内1/2 处。(2)向曝气柱内注入自来水, 测量初始状态下水中的溶解氧,计算脱氧剂Na2SO3和催化剂CoCl2的需要量。(3)将脱氧剂和催化剂溶解后加入到曝气柱,使其迅速扩散。(4)待溶解氧降到0 时,曝气,每10 s 记录一次溶解氧值,直到饱和为止,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气温、水温、气压、气量等数据。(5)计算清水中氧的总转移系数。
污水氧总转移系数的测量, 除省去添加脱氧剂和催化剂, 让曝气柱中的污水在曝气过程中自然下降到0 外,其余步骤与清水试验相同。
2 结果与讨论
2.1 清水中的氧总转移系数
按照上述试验方法, 测定清水中的氧总转移系数,结果见表1。
由表1 可见,在曝气量一定的条件下,清水中的氧总转移系数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但增幅不大。标准状况下KLas的平均值为0.371 2 min-1。
2.2 污水中的氧总转移系数
按照上述试验方法,测定不同COD 污水中的氧总转移系数,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看出, 在进水COD 为200~550 mg/L、曝气量均为1.0 m3/h、水温基本恒定在(23.5±1) ℃的条件下,氧在污水中的总转移系数KLas具有随污水COD 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其平均变化率为-0.018%,说明污水COD 对污水中氧总转移系数有着较大的影响。
,变频供水,软化水,软水西安迪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