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千亿治霾离一个环保产业有多远
人民日报批重化工业:全国重度雾霾重化工业占“半壁河山”
零下15、16摄氏度,有多冷?在北京城区,这是一种新体验。
夜里,顶着寒风出门到办公室写这篇文章的经社君,顺手做了一个试验:把手机拿在手里,放在兜外,结果5分钟后,苹果5自动关机了,手也冻得不行……
发朋友圈,求安慰。立马看到了朋友们的类似遭遇:“今天早上我步行去单位,手机放包里面冻关机了”“我今天中午出门,差点冻死在外面”“我刚从外面回来,深有同感,这天真的会冻死人的”……
这几天,在“大寒”节气过后,我国南北多地遭遇“霸王级”强寒潮,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和强降温天气。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广州,很多地方的低气温,直逼几十年来的低值,甚至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低值。
大风,严寒,蓝天,皓月——眼前的情景,和去年入冬后11月到12月的状况,简直是天壤之别。
那时,东北地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部分时间里洋溢着“暖冬”的氛围,风速小湿度大,天气静稳。和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相伴而来的,自然不是蓝天、皓月,而是灰霾、污染。
写到这里,是时候加黑强调一句:在对环保和气象有十多年报道经验的经社君眼里,雾霾和寒潮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凶手”,那就是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
1空气“一年不如一年”?
“世纪寒潮”的说法有些夸张,但猝然袭来的寒潮和暴雪还是让人疑惑:2015年全球和中国的平均气温均创新高,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热的一年,转过年来老天爷却为何突然变脸,寒气袭人?
说好的是暖冬,咋来了强寒潮?
气候变暖和超强寒潮,并不矛盾。气候变暖是个大趋势,并不是表现为全球所有地方同时变暖,很多地方气温偏高的时段多,但也会有寒气袭人的阶段。
观测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在持续,2014年和2015年,净水,全球气温新高纪录接连刷新,全球16个暖年份有15个发生在本世纪。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一些原有的规律被打破,气候变得比较异常,天气容易走极端,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暴雪、暴雨、干旱、强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一些地方“怪天气”越来越多,往往要么极热,要么极冷;要么旱得厉害,要么突降暴雨。
如果打个比方,按照目前的观测和预测,气候变暖就如同主旋律,供水,寒潮暴雪就如同小插曲。
去年11月入冬后,东北地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时间处于气候变暖的主旋律下,风力偏小、气温偏高,遭遇非常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11月和12月的两个月里,京津冀相对湿度之大,以及北京的平均风速之小、小风日数之多、相对湿度之大,软水,在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可以算很少见的“极端事件”。具体数据经社君不再赘述。
老天不仅不帮忙,还“帮倒忙”,无风的静稳天气使污染物无法扩散,成为严重空气污染的“帮凶”。正是由于2015年后两个月出现了密集的严重雾霾,导致人们感觉空气污染越来越重,“一年不如一年”。
治霾是不是没有成效?治霾的策略到底管不管用?污染为什么似乎越来越重了?
很多人心中都有几个大大的问号,甚至充满焦虑和不安。
西安迪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